綠色的RAW春天 台灣味的進行式

「吃時令、吃當季,跟著節氣走。」這是過去五、六年台灣精緻餐飲食壇顯學,擴散效應影響甚巨,然而話題始終圍繞「在地」打轉漸顯疲態,Chef Andre接受我在最新一期《好吃》雜誌專訪強調:「台灣味」除了可以是一個行為、習慣、顏色、形體,它是一個「進行式」!

覺得抽象?吃一次2020RAW春季菜單,你會明白。

這是一份從早春至清明的多樣和時序流暢呈現,以一種能從二月吃到五月的姿態出場,說季節的樣貌多變,人間四月天傾談成娉婷,鋪陳躍上餐桌似有若無的提醒:這是萬物復甦的時節,「啊,春天來了嗎?」是,2020RAW春季菜單來了!

入席,安安靜靜什麼也先別說,欣賞桌上彷彿縮小版睡蓮的兩片綠葉吧!就是那一把給小青蛙擋雨的葉,是今日將入口的金蓮,上頭水珠欲落而不滴,春雨剛過、冰雪漸融,心有此想的同時,送上一杯以綠草莓汁為底的乳白果汁凍,杯緣小心翼翼擺上綠草莓接骨木奶酪塔,撒上帶有草本味的松針,優雅盛一勺小碎冰sobert和松針油,這是曾下冰霰的山脊、枝頭冒新芽,一種很4D的情境概念。

綠草莓/接骨木/松針

我就盼呀盼,不見金蓮葉上小青蛙出場,倒是迎來從青森運回的鮭魚頭軟骨伴著金山寺味噌和山葵,口感軟脆如海蜇,膠質的勁與小薏仁都有著讓人喜愛的回彈,無論單吃或者依照「指示」放入金蓮葉如包檳榔(?)一般入口,山葵微嗆挑逗食慾,也遙相呼應去年春季菜單「捲起春天、留住青春」的包春捲互動,今年完成度高,以植物葉取代麵皮更清爽。

海頭皮/金山寺味噌/山葵
溫溫熱熱的清湯最讓人喜愛呀!吃完「春捲」緊跟著上桌的是一小杯海鮮山葵清湯,暖心也暖胃。

哎,誰說疫情之下 Fine Dining 餐廳沒辦法「外帶外送」啦?請看 RAW 精心呈現的「漬海鮮/甲殼/若鷲魚」西班牙漬海鮮罐頭(網美手展示),搭配又香又酥的麵包,內用外帶兩相宜,喔,對了,可以再外帶一顆圓圓胖胖的自烤麵包,完美,很可以!同桌朋友玩笑中泛淚光,還是希望長長久久都能到餐廳用餐啊。

漬海鮮/甲殼/若鷲魚。過季之後也可以外賣這個嗎?

驚蟄之後,農家播種,小時候我會跟著爺爺「巡田」,種蔬菜的時候,他總得出一項神聖任務,認真梳理菜圃,必須拔除播種太密集或長太擠的蔬菜,這可是農家私藏好菜,當晚上桌會有各式嫩菜,就像這盤青蔬有一種農家梳理菜園過後的熱鬧,近三十種各式嫩芽好菜統統上盤,入口是田園的活力與來年的期待,盤底畫龍點睛的蠔醬和嫩薑味,輔以紫蘇、花椒、昆布熟成過的黑侯以及白腹青花魚,油脂豐潤而清新爽脆。

白腹青花/春葉/鮮昆布

從一盤青蔬過渡到兩條水蓮,餐盤主角從毫不掩飾的喧嘩熱鬧調頻成深沈內斂的繁複優雅,當季瑩烏賊一抹紅畫龍點睛,彷彿枝頭新芽上的一朵紅花,在白綠之間的蛤蜊白酒奶醬和羅勒油味道交融,附上一罐台灣人熟悉的醃蜆仔,不使用醬油而是以蜆汁、白酒、大蒜醃漬,極具巧思,而且我特別喜歡這一季 RAW 使用的各式盤子,白的、綠的、帶點斑駁綠的,每一個淺口盤手感都特別好,我顧著欣賞美盤,不以為意的拿起叉子就把第一條「義大利麵條」送入口中,定睛一看麵條和水蓮菜的編織,天啊,這可不是綁頭髮的三股辮,是七股編織纏繞!所以當 Chef Alain 錄了段內場孩子(苦主?)認真的工作身影,我真的 …(手扶額頭)替自己第一口吃的隨便感到抱歉!

義麵/黃金蜆/杏仁

冬春之際,傳統市場開始擺出「娃娃菜」,長相幽默而且有點張牙五爪,是很嫩的芥菜,口感近似菜心,入口帶點微苦卻回甘,RAW 以松露奶油、芝麻醬和胡桃的油脂緩解蔬菜餘苦,增添溫潤口感,太好吃了,一旁裹上醬汁的三顆「台版Gnocchi」以湯圓呈現,立體的菜搭上質樸灰白的寬口盤,選的真好,畫面協調雅緻。

娃娃芥菜/黑芝麻/松露

西谷米做成「肉圓」皮,有密集恐懼症的人不要看,吃就行了!

西谷米/玫瑰菇/草石蠶

脆皮豬/臘腸/花生

脆皮豬/臘腸/花生

豆腐/豆漿/豆酥

豆腐/豆漿/豆酥

紅/龜/粿

紅/龜/粿

About RAW
地址: 台北市樂群三路301號
電話: 02-8501-5800
營業時間: 週三-週日;週一及週二店休
午餐: 11:30 am – 2:30 pm
晚餐: 6:00 pm – 10:00 pm

RAW官網: http://www.raw.com.tw
RAW Facebook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rawtaipei/
RAW Instagram: http://www.instagram.com/raw_taipei/

米其林台北二星RAW 秋季的百年醬滋味

做菜的時候啊,廚房內瓶瓶罐罐精彩程度堪比日常保養程序的塗塗抹抹,同樣是眼霜,C牌主打保濕、祛黑眼圈,L牌說她家除皺效果好,還能拉提緊緻,O牌殺出重圍,標榜無動物實驗、無過敏成份,如果買一罐粉底液,C牌不黯沉、保濕、還宣稱有美白效果,重點是香味好、服貼、無妝感,完勝其他選手,從此買她!忠心不二!就像你家冰箱裡那一千零一罐醬油,少了她就少一味,但要不是品嚐過所有醬料,如何挑出「那一味」?吃麵拌醬?食肉蘸醬?蒸魚淋醬?地方媽媽(?)用什麼醬,根本是「灶腳」內的秘密武器!

標記時代味道 定錨當代風味

五年前,少有人談論「台灣味」,隨後餐飲界風起雲湧,各自在「時令時節」、「在地食材」、「土地記憶」之間對話。彷彿 RAW 的使命,在餐廳即將慶祝五歲生日之際,一份根植於地方風土「調料之味」的菜單成形,「再深化」台灣味,跳脫陳痾、自陳論述,主廚黃以倫( chef Alain )敏銳地連結秋季食材和法餐創作技法,2019年第三季菜單顧古論今,就要談「百年醬滋味」,復刻在地食客熟悉的味道,更把這風味推介異國食客,再一次,引領話題。

RAW 2019秋季菜單:百年「醬」滋味

但是,為什麼?

台灣醬油發展史歷經更迭,從漢人移民的純黑豆釀造醬油,到日治時期的黃豆、小麥(豆麥)釀造醬油,尋常百姓家重要的調味料,始終各自表述、地域性強烈,家常料理使用醬油、油膏、醋、辣椒醬等,長期缺乏細膩分類辨味,一份屬於台灣百年好滋味的地圖,應該關照產地、時間、風味,各自有別,主廚江振誠( chef Andre )觀察「同樣的人、同樣的食材,依照同樣的食譜,做出來的味道卻可能完全不一樣。」問題往往出在最容易被忽略的調料之味,於是他一聲令下:「找出全台灣百年歷史的醬料!」全餐廳動起來。

設計秋季菜單期間,RAW 動員全餐廳員工、家人之力搜羅全台各地經典醬料

彷彿地方縣市PK,全餐廳不分內外場、所有人拿出「地方代表」實力,動員親朋好友各自寄上醬料,台中幫說必須用東泉辣椒醬,基隆人說丸進辣椒膏才是廟口一哥,雲林人不服氣說瑞春才好吃吧!一種比武過招精神,「選我選我」的氣勢,每個人手舉得老高,此刻,家鄉的醬料不、能、輸!(是有這麼競爭?!)史上第一次,chef Andre 和 chef Alain 盤點從全台各地搜羅回來的經典醬料,再以 cupping 的精神寫下眼前68款醬料各自風味,chef Andre想,如果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習慣的沾醬味道,「那老醬料的滋味必須被記住。」

Chef Alain 說自己是徹底「台北俗」,早在菜單發想階段,他先去了兩趟雲林西螺「醬油之鄉」,原本最重要的行程是到古法黑豆醬油釀造廠學習製醬學問,沒想到最衝擊的是一大早(衝擊一)吃肉燥麵(衝擊二)被規定得加瑞春高級辣椒醬(衝擊三),甜鹹香辣入口,十足在地人吃法,「那如果我來使用這瓶醬料,能怎麼做?搭配什麼食材?」吃路邊攤不忘工作的 Alain說,結束行程,他還手繪一份全台醬料分佈圖,包含各種味道、使用時機、還有適合搭配的小吃餐點。

一大早在路邊攤吃肉燥麵被規定得加瑞春高級辣椒醬才夠雲林啦!

進擊的台式醬料

辣椒膏選手入圍,最終出線的是基隆乾記行丸進辣椒醬,吃法也真的超台。上桌前刷一圈辣椒醬在碗中央,片下風乾熟成三週的胭脂鴨肉包裹煨煮大根,老(主)闆(廚)還會送一碟醬菜夾著配,再神神祕祕端出一大鍋澄清高湯,一勺澆入鴨肉碗說趁熱快點吃。

於是,我吃到了甜不辣湯裡那塊反覆煮到軟爛的、最愛的、軟蘿蔔,喝到了帶著味噌甜辣滋味、不忘空碗加湯的飲食記憶,重點是啊,這攤老闆真大方,除了送我一塊極致軟嫩的燙鴨肝,竟然自動再附上一碗清湯,而且熱騰騰。(老闆很會做人!)

秋季主菜,刷一圈帶味噌口味的丸進辣椒醬在碗中央,片下風乾熟成三週的胭脂鴨肉包裹煨煮大根
「老闆,加湯」(舉手)

用餐前,想像十道菜全都用上醬料(對!甜點也是!),眉頭很皺,吃完套餐,覺得擔心真是多餘。作為主菜之前的魚鮮料理,「白豆豉/鱘龍魚/菊苣」就是上乘和諧之作,以雞湯煨菊苣至口感香軟,再裝盛貝類海鮮湯汁,畫龍點睛的是鱘龍魚上那三顆白豆豉以及屏東玉泰白醬油,這會兒入口竟有鳳梨苦瓜雞的滋味!

在 RAW 吃飯啊,我總會想像自己今天應該不要工作、不要拍照、好好吃飯,現實總在每一季、每一道菜上桌之後瘋狂拍照、瘋狂筆記、所以決定瘋狂喝酒(大誤!)這裡沒有哪一道菜無聊,因為正當覺得無聊的時候,總會被突然的小巧思逼得拿出相機,例如菜單上第一道料理,高腳杯上薄紙印的「P.T.D.F.」,嗯,對,就是「皮.蛋.豆.腐.」(默)

原來是「豆腐/皮蛋/1921/魚子醬」啊,那自然必須是 fancy 版的吧!?所以高腳杯內看見台灣產魚子醬,裝了層次豐富的豆腐、口感Q軟的豆皮、刷上豆腐粉末,滋味清甜,其中藏了半顆鵪鶉皮蛋,杯內最下層使用雲林西螺瑞春螺王醬油,強化鹹鮮風味,凸顯皮蛋豆腐倚靠醬油的直球對決。

P.D.T.F.就這麼直接,說的是「皮蛋豆腐」啦!

又例如松本茸、野蕈出場,直觀也直覺的法餐秋季風情,此時刨下幾片松露合情合理卻無聊,重點是在 RAW 不可能無聊,於是「膽肝」出場。

今年夏季菜單讓「宜蘭鴨賞」出盡風頭,這一季「宜蘭膽肝」以更赤裸的方式被介紹出場,新鮮豬肝以雲林西螺丸莊螺寶醬油自醃自曬自烘,直到內臟成了乾硬石塊狀,上桌刨下如絲狀,甘甜鹹香。

法餐秋季風情十足的野蕈上桌,刨上膽肝絲,風味立刻飛回台灣。

完整套餐的百年滋味不只在餐盤裡,每上一道菜,就有桌邊「侍醬師」細細解說,您看這氣勢,不點一套 sauce pairing 都感覺抱歉, Leah 和 Oliver 把醬油拿得太美、太高級了,能不感動嗎?

一罐百元醬油也值得好好介紹,全餐廳都是我的侍醬師

台北 RAW 燿升米其林二星餐廳 Chef Andre Chiang, Chef Alain Huang

米其林二星餐廳 RAW 主廚黃以倫 Alain Huang 接受「星級主廚宛點名 Welcome to the TABLE」主持人李宛儒專訪。

米其林二星餐廳 RAW 主廚黃以倫 Alain Huang 談論他心目中的「台灣味」以及「料理初心」,專訪忠實呈現星級主廚面對挑戰的內心獨白。

「超越自己始終是最困難的。 」

米其林二星餐廳 RAW 主廚黃以倫 Alain Huang

2019 #MichelinguideTPE two stars 🌟🌟 Congrats to chef Alain and chef Andre, and RAW Taipei!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chef Alain to share his working philosophy…" The hardest part is to surpass your limit." – Alain Huang.

#星級主廚宛點名#RAW#台灣味#初心#taiwanflavor#MichelinguideTPE#Michelinguide2019#Taipe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