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會結束,Andre問「怎麼樣?」我說:「五味雜陳!」(然後要比劃五的手勢,當天拍照指定pose!)

啊,「五」說的是RAW餐廳滿五歲了(手勢比起來),回望過去五年,關於在地味道的論述更具體也更抽象,愈加蓬勃也偶遇瓶頸,始終,RAW引領話題。「五」終究是當天的幸運數字,那麼就用一場餐會把「酸甜苦辣鹹」統統請出場,一陣狼狽混亂卻優雅氣質的端出十九道菜、動員二十一位「主廚」、四十手聯彈,你說這很瘋狂?是很狂。

餐會現場真像年初五(手勢比起來again)團圓飯,就是那種你會見到各種親戚、遠房姑表統統來了的節奏,可能跟這桌熟一點,然後看向隔壁桌,瞬間發現坐了幾位小時候景仰很久的大長輩(好久不見感覺他老了一點),反正,一家子你拉我、我叫你,熱熱鬧鬧來慶賀。
其實上個月跟拍人物專題,Pam 已經神神祕祕分享「今年我們會用 double o five(005)當主題,很帥!」一路從宜蘭包車回台北的路上,她難掩驕傲,「這是 chef Andre 送給台灣的禮物,五年以來,裡裡外外我們盡了全力,到現在,還是持續往前推進,no limit. 」

確實,這五年RAW是下了苦心,近乎偏執的掀起餐飲大浪,當所有人高談闊論著台灣味道,評論著RAW每一季又端出什麼技驚四座的料理?
「阿不然你們來!」既然是團圓飯,主人家好客不在話下,可也沒說客人就能閒著!Andre召集美食評論員、文字工作者、藝術創作家、茶酒咖啡師、曾共識的主廚…若干人等統統參一腳,「這些菜都是他們做的,跟我無關。」好戲登場。
開場白是四道色彩可愛又玩心很重的小點擔當,插畫家鄒駿昇創作了絕美粉紅白巧克力球,包覆了檸檬甜酒(Limoncello),米其林網站編輯謝明玲送給大家一隻古早味麥芽糖餅,沾上醃漬風乾番茄乾、芭樂乾、還有巴西里香料,植物藝術家李霽的糕渣,美翻了的造型用的是燈籠花瓣與葉,還有愛飯團團長許心怡關於家的記憶,把苦瓜鹹蛋與豬油粕為內餡填充黃綠色馬卡龍,又鹹又香又甜;

緊接著三道冷前菜,美食作家Liz以同名伊莉莎白辣醬為基底,回應秋季菜單的「菇」,拌入櫻花蝦、蒜酥、芝麻,登上當天好吃榜單,Draft Land創辦人Angus的血腥蝦蝦雞尾酒,食旅記者Penny之李媽媽醉雞捲,薄薄一層雞酒凍蓋在雞肉上,好吃!

GQ總編輯杜祖業設計一道熱前菜,台版沙拉化身印尼加多加多(GadoGado),種籽設計主理人凎克平老師端上初識Andre當時,家裡端出的那一碗ㄢˋ(粥糜湯),搭配三代蘿蔔,作家葉怡蘭老師說自己很任性,指定台南家鄉的「虱目魚」當主角,一雪這五年來,這條台味魚始終出不了RAW廚房之憾,做了塔香味噌蛤仔滷虱目魚,探索「台味之鮮」。
朱平老師和Ming送給大家一道馬來西亞家鄉味道,南洋風情延續到作家盧怡安想獻給Pam的椰奶燉豬肉,Pam說這是曼谷人特別嗜甜的集大成,作家游惠玲拿手的土鍋炊飯,用了雪福米、紅粟米、白長糯米,特別香特別好吃,都只怪餐期接近尾聲,來一碗澱粉真的只能淺嚐、吃得下一口。

這份菜單也邀請曾經跟chef Andre一起工作的「孩子們」出菜,「川江月」主廚Zor用現在的港澳記憶,做出扇貝腸粉,Muzeo主廚Xavier的白花椰菜料理,是他一路以來跟著chef Andre工作的記憶(包含被罰站?),號稱全台灣最會玩火的男人、Fireplay主廚Nick是鴨肉料理擔當,鴨肉鴨心佐鴨肝醬汁缺一不可。
多年前專訪 Fika Fika Cafe 創辦人James和Maggie的時候,已經聽聞他的雄心壯志,咖啡不只佐餐,不止pairing,還要能成為餐盤上的主角,是味道的一環,這次他以咖啡油萃搭配「台塑牛小排」,除了咖啡油,還有咖啡脆餅和咖啡鹽。

Pre dessert是一杯小冰沙,編輯出身、現任GQ「活動喬王」的Cathy,動員人脈拿到台南阿霞飯店甜湯湯底,凹來一台超台冰沙機,裡頭放了芋頭、綠豆、紅豆、黑糖粉圓,正式甜點由「Oth」茶飲店的雙主廚Katia與Yen端出茶版燒仙草,完美收尾。
每一道菜「主廚」都會上台說菜,無論跟RAW的連結、或者跟Chef之間的故事,著時溫馨,而這場餐會的神秘版人物 Chef Alain 厥功甚偉,只聞其(罵人)聲不見其人,相當神奇地在短時間內整合所有「主廚」的天馬行空,創作出能從米其林二星廚房端出來的餐盤,必須為RAW團隊喝采,過去五年在台灣餐飲圈的深度、國際立足的高度,五週年,五告讚(手勢再比起來)!
